深度洞察
【智库成果】《广东实施制造业当家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3-09-27 16:08:07| 浏览次数:

image.png

广东粤孵产业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简称:粤孵智库)的研究成果——《 广东实施制造业当家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入选《广东发展蓝皮书(2023)》


image.png

▲《广东发展蓝皮书(2023)》封面图片




广东发展蓝皮书是对广东省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经验分享,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政府综合性高端智库的重要平台之一。




研究成果内容分享


粤孵智库课题组提出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提升行动。


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下好全省制造业当家“一盘棋”。紧跟新时期制造业发展形势,全面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牢牢抓住用好中央及省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机遇,前瞻性布局谋划制造业发展规划,抓紧建立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货币、金融、产业、科技、环保、对外开放等综合性政策。建立健全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做好制度方面的统筹安排,优化工作机制、考核评价等政策体系。把广东打造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发展环境高地作为重要抓手,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做到建设“全省一盘棋”,发挥广州、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挑头作用,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的推进机制,强化全省制造业统筹协调,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分解目标任务,研究督导和部署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全面建立并完善“链长制”工作机制。坚持高位推动,鼓励各地市健全“链长制”工作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滚动更新产业链龙头企业梳理、产业链创新体系清单、产业重点项目清单、产业创新体系、产业链政策工具包等。完善“链主”企业的遴选筛查机制,明确“链主”企业的职责,出台“链主”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下放部分评审管理权限给“链主”企业,激发“链主”企业产业引领、产业服务的积极性。建立与省级、市级、区级“链长”之间畅通的日常联系和沟通机制,形成定期会议议事制度、专刊信息汇报总结机制,定期召开省级“链长制”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办公室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产业链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困难。定期举办制造业“链主”企业座谈会,加强“链主”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间的合作交流。


聚力实施大产业提升行动,推动产业集群强链发展



一是优做战略性产业集群。继续优化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集群,谋划打造若干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对标世界一流,优化支柱产业发展策略,针对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门类齐全、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和生产能力强大的优势,加速补齐短板,加大中高端产业供给,促进支柱产业朝着更先进和更高端化发展。培育发展壮大新兴产业,高位谋划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集群实现省内产业协同发展,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要素功能集成、产业协作配套、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共创共融共赢共生的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新旧功能转换。加快先进材料、 现代轻工纺织、 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开展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大力支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能力,培育60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推动5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积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问题,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集群。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石墨烯、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天然气水合物、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等一批未来产业项目,加快构建未来产业梯次发展体系,推动基础研究强基、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加速、科技金融赋能、未来人才强核、市场主体培育,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市场主体”的未来产业培育链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聚力实施大平台提升行动,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


一是打造符合产业生态要求的升级版产业园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在珠三角地区开展“工业上楼”倍增行动,统筹推进存量资源盘活,腾退低效园区用地,对“工业上楼”的建设发展方式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明确连续五年每年建设一批优质、经济、定制化厂房空间,打造国际一流的新一代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型制造业园区,以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推动村级工业园向现代工业厂房改造升级,完善园区周边交通、商业等配套设施,实现腾笼换鸟,提升园区发展形象。


二是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用好省财政专项资金和用地指标,引导各大型产业集聚区聚焦“主导+特色”产业格局主攻方向,抓好招商项目遴选和落地建设,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把好产业项目准入门槛,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顺利起步、滚动发展。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高水平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环保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园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工作,不断优化提升大型产业集聚区功能品质和产业承载力。


三是高标准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集中资源做强一批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统筹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布局,打造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主力军。支持主平台明确重点承接珠三角特色产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强链扩链型、集群配套型、龙头基地型项目,实现集群化、聚集化发展。


聚力实施“大项目”提升行动,推进产业链招商引资


一是加大制造业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实产业链招商引资的力量,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中国500强企业等国内外制造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和项目洽谈,力争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广东。完善省级制造业重大项目库进行动态更新,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在政策支持、环境创造和要素配置上创造一切条件推动项目落地,推动项目如期投产。鼓励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产业链招商与对接活动,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产业共建两地联合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飞地”合作模式招商及“资本+产业”招商等。鼓励各市加大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引进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按照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支持省级、市级层面建立健全大型企业、跨国公司联系直通车机制,持续探索与相关国家(地区)建立招商引资常态化工作机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推介和招商机制。



二是加快推动现有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鼓励存量企业在原有土地上开展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厂房改造,提高单位空间效益。完善要素保障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新增工业用地少、单位产值高、税收贡献大的存量项目增资扩产。建立增资扩产项目库和工作计划,对重点增资扩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全程跟踪服务,服务已落户企业增资扩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优质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同等享受新招商优质项目的扶持政策,激发更多存量优质企业的发展动能。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进行审核和综合评价,建立项目排行榜,对发展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的项目优先给予政策支持。建立增资扩产项目对接流转和成果效益共享机制,对部分区域无法落实用地的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协调项目用地,减少项目流失。




聚力实施大企业提升行动,提升制造业主体竞争力


一是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围绕全省优势产业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态势好、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加强资源整合,通过技术输出、资源共享、供应商管理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要素资源,快速提升规模效益水平。引导企业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主导产业,推动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本地企业集团。鼓励产业链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与省内外企业的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推动优势资源集聚,打造一批关联性大、主业突出、带动性强、掌握行业话语权、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引导国有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稳步提高省属国有企业年度新增投资中的制造业占比,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骨干项目并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


二是加快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省市协同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打造专注于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细分领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面摸排梳理骨干企业,科学考量企业技术创新等研发指标,建立省、市两级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突出主业,深耕细作,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加强入库企业的监测评估,制定培育计划,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各省市企业在培育提升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每年选择一批先进经验,通过编写案例集、组织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企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推广,总结归纳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成功经验,组织企业学习交流。


三是加速“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健全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每年入库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种子企业。引导制造业中小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链主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创新、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聚服务资源的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引智、引技、引才,提升在细分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广东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坚实支撑,成为龙头企业成长壮大的深厚土壤。




聚力实施大环境提升行动,优化制造业发展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全梯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制造业招才引智,编制发布广东工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集聚更多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短缺性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度。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与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兼职。整合职教资源,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校企园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鼓励企业与本地院校合作,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加深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全省产业需求结合程度,以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双导师制双元制等形式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打造职业工程师队伍。加大人才引进补贴力度,打造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包容氛围。


二是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广东省各级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引入多种市场化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领域重点项目和企业。发挥省、市、县各级融资平台作用,强化金融机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撑。支持制造业企业上市挂牌及发行债券融资,引导本地的金融机构围绕制造业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支持围绕制造业产业链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是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推进放管服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和投资便利化改革,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住所自主申报承诺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便利化等事项,实施最多跑一趟服务承诺,开展项目联合审批,实现项目建设一站式服务,全面实现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依托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完善惠企政策统一归集、发布、申报、受理、兑现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实现政策发布、宣传贯彻、咨询、申报、分送、兑现等,形成惠企政策申报及时接收、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的业务闭环,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充分地享受惠企政策红利,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引导企业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上一篇:我国研究部署系列举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下一篇:深圳三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