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广州市召开“‘二次创业’再出发”之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媒体访谈会。

广东粤孵产业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简称:“粤孵智库”)是由瑞士、法国和澳大利亚留学归国博士创立,致力于以产业大数据平台为手段,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产业发展咨询和产业孵化运营服务的新型智库机构。会议上,粤孵智库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严帅表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支撑广州市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要产业发展的上游产业链环节。
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实力雄厚,从“十一五”时期开始,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已是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产值规模超360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产业链现有规上企业1300余家,规模超亿元企业300余家,产值规模达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3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家,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各类规模优势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企业形成了以先进石化新材料为主导,汽车用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先进石化新材料领域,作为广东省五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广州市已形成了以广州石化炼化上游企业为龙头,以南方碱业、金发科技、广州立白、广州浪奇、天赐材料等本土企业为支撑,构建了炼油、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和应用化学品为主导的先进石化新材料优势产业链。在汽车用新材料领域,围绕汽车整车厂的材料配套,全市汽车用材料供应链条发展较为成熟,规模以上企业427家,已覆盖汽车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集聚了鞍钢联众、JFE钢板、福耀玻璃、巨湾技研、鸿基创能等龙头企业。
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布局看哪里?黄埔为龙头,南沙为重点
严帅表示,从产业布局来看,广州呈现“以黄埔区为龙头,南沙区为重点,多区共同发展”的特点。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布局看哪里?黄埔为龙头,南沙为重点黄埔区以广州石化为龙头聚集100多家规模以上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类企业,是广州市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化工原料基地。南沙区主要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平台,吸引了40多家有机化工原料深加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化仓储类企业。增城、花都、白云、番禺和从化五个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也超百亿元,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从创新平台来看,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领域拥有1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53个省级平台,238个市级平台,聚集黄埔材料院、广纳院和腐材院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近80家,居全省第一。